
【這不是英雄事蹟,只是兩個平行生命的短暫交會….】
這是昨天上映的新片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片頭所打出的字幕…
這是部記載切‧格瓦拉(Che Guevara)在他23歲那年和死黨阿爾貝托(Alberto Granado)騎摩托車貫穿南美大陸的故事…
在濕冷的星期六下午我和Annis到西門町的總統戲院觀賞這部片…
原本以為這類非商業電影觀賞的人可能不多,但我發現來看此片的人還蠻多的..
又讓我再一次見識到Che的魅力…
其實我對Che的認識並不多,目前瞭解的程度為
1.常在T-shirt或旗幟上看到戴著貝雷帽、留著大鬍子的Che頭像…
2.與古巴頭子卡斯楚有深厚的關係(詳細內容我就不清楚了)
3.英年早逝,而且他的死跟美國有關
在看這部電影前我只知道這些事,還有在網路上看到的一些有關Che的文章…
所以目前我不是Che的fans,也不是什麼敬仰者(未來是不是我就不知道了)
所以透過這部摩托車日記,跟Che重遊當年的旅程..
算是一個能較深入瞭解Che的機會…
這部電影的確沒有什麼激情的英雄事績或政治意味…
純粹就是呈現23歲的Che當年在南美洲之旅所遇到的人事物…
簡單寫下看完此片的感想:
●共患難的背包雙人組
Che和死黨阿爾貝托兩人,帶著各自的細軟…
靠名為「屌車」其實是台破摩托車,就這樣兩人從家鄉布宜諾艾利斯「相載」…
開始了1萬多公里的南美洲之旅..
途中翻過高山、穿過沙漠、越過雪地,什麼險惡的環境都遇過..
由於兩人身上沒什麼錢(除了Che的女友給的15塊美金,不過後來也給了礦工夫婦)
沿路省吃儉用,到後來不得已的「招搖撞騙」,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..
這樣的心路歷程所建立的友誼很讓我羨慕,一般人哪有這樣的機會….
朋友,可能很多人大部份的朋友都只是吃喝玩樂的伴…
共患難的朋友,可能從沒想過,恐怕也沒這個機會共患過難吧!
●浪漫、熱情有理想的好青年
Che原本家世不錯,當時也快從醫學院畢業…
大好前程等著他,不過血液中流著的浪漫因子似乎驅使著他一定得出去走走看看…
若不這樣做的話,Che可能會後悔一輩子…
所以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,他必須離開家人、心愛的女友和放下所有的一切…
老實說這的確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...
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人都樂於活在自己的「習慣領域」…
而Che選擇了挑戰不可知的未來,這影響後世許多青年更勇於追求自己理想..
想想人一生有幾次機會可以像Che這樣不顧一切追求自己的理想…
●埋下革命的種子
Che在旅程中看到了另一個世界,一個跟他原本認知完全不同的世界..
在南美的其他國家,他親眼看到了貧窮、疾病、失業等等許多不公平現象…
原本他在旅途結束後,大可完成學業然後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…
而且懸壺濟世也是可以幫助很多人,不過後來Che沒選擇這麼作…
旅程中所看到的一切在他內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…
我猜革命的種子也就是在當時埋下的,摩托車之旅可說Che一生的分水嶺..
等於旅程改變了Che的思維和未來想作的事….
這跟我們的國父好像有點類似,放著醫生不作,最後成就了另一番事業…
說「革命」有時似乎太過沉重,而且好像有點政治化…
不過人一生能改變一些所謂「體制」的東西,應該可以算是沒白活了!
看完電影後,我接著會讀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這本原著…
或許之後會有其他的感想也說不定…
另外看到Che騎車遊南美洲,讓我想到我的好朋友壞前些時候決定來個騎摩托車環台之旅….
目前環台路線已經規劃完成,主要是以全台的火車站為規劃基準…
我真的很佩服壞的行動力和實現夢想的勇氣,照理說以我們現在的年齡…
要完成這樣的事情,現實環境來說真的很難…
最多也只能在夢中過過乾癮,不過壞真的要去做了…
在此先預祝壞一路順風~~~
旅途完成後,應該可以稱壞為「台灣的女格瓦拉」!^^b